Stair是家族治療大師,其觀點為家庭的失衡,是問題製造者為了家庭平衡所產生的搗蛋行為,也就是孩子不自覺的感受,表現在行為上。一樣的一句話:「你們在幹麼?」講話的人語氣、姿態不同,給人感覺也不同。一般常見的四種因應壓力的姿態:
Stair是家族治療大師,其觀點為家庭的失衡,是問題製造者為了家庭平衡所產生的搗蛋行為,也就是孩子不自覺的感受,表現在行為上。一樣的一句話:「你們在幹麼?」講話的人語氣、姿態不同,給人感覺也不同。一般常見的四種因應壓力的姿態:
此次演講的主題為「奉獻」,由林鴻祐博士主講。
林博士開宗明義就提到教師不是職業,而是志業和專業,其中志業是一種使命,而專業是一種典範學習,身為教師一定要能體認到─這份工作不一定會有立即的績效、效率,雖然在你手上的是頑劣份子,不受感化,卻會把你的形象記在腦海,所以你現在可能是在播芽,而這個芽會在未來開花,永遠不放棄學生,就如同佐藤學所提:信任、引導學生!另外,林教授亦提及生命沒有價格,只有價值,每個人應當思考自己被和叫喚(生命的價值)?比如魯迅當初為了想救中國去到了日本學醫學,是當地唯一的留學生,後來他發現救中國應該先就思想,寫了「狂人日記」一書被笑“痴人”!而我們如何在現實的衝擊下,維持志業,面對嚴苛的考驗,所宜深思!
21世紀高品質的學習是「探求思考」的學習。學校改革應從內部改革,由外部支持,非常重要!改革並非老師、校長改革,而是從學生改變,結合家長、老師、師生一起進行,且學校的改革需慢慢進行!「學習共同體」主張聆聽、等待學生:「聆聽」的建構需教師以身作則示範,學生覆述,如有人發言,其他人靜下來聽、學生若發表的很小聲,可以說學生講的內容很有趣,請他再講一次。「學習共同體」的三大哲學:
1.公共性的哲學=敞開及協同=消除私有化及群組化(打開學校大門、教室大門,每年一次,教師公開課程與同僚共同學習)